米花糖的做法让你红红火火过大年
在城市里过春节,没有什么讲究,也就失去了很多过年的乐趣,对小孩子来说,失去的也许更多是对年的期待和神秘感。我是广西人,妈妈是壮族的,老家在广西田林县一个叫板桃的地方。要说过年的年味浓,那还是要在外婆家。
外婆家有一个年前家家必做的准备,那就是做米花糖,这可是我每次都参与的。米花糖的做法也很有讲究。先是把上好的糯米洗净蒸熟,大粒大粒的米粒看上去晶莹剔透。然后把糯米饭弄散,铺开,放到屋顶上晒。待糯米饭有七八分干的时候,就拿去舂,是为了让米粒在重重的木头的撞击下变得有黏性。舂好后,米粒就下锅炒了。在锅里打了几个滚后,米粒又涨起来,蓬蓬松松的。米花糖的“米花”这就算准备好了。
下面就该轮到关键的“糖”了。糖一般都是等年夜饭后才开始熬。做米花糖是除夕夜的活动项目,就像每家必看“春晚”一样。把一大块一大块的黄蔗糖放到锅里熬,还要不停地搅动,直到煮出一锅稠乎乎的糖汁。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浓郁的甜腻腻的香味。
该是我“出手”的时候了。糖裹米花是我乐意干的事情。因为把两样东西和在一起就能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,这种变化总是让人期待。把深黄色的热乎乎的糖往一大簸箕的米花上一浇,嘶啦嘶啦的声音很是动听。要把每一粒米花都沾上糖,并不容易。我用手在糖里炒米花,米花在我手心手背上摩挲,别有情趣。眼看着差不多了,把裹好糖的米花在簸箕里铺平,压紧。这道工序很费力气,压得好不好,直接影响到米花糖的口感,而米花糖讲究的就是这口感。我是干不来的,每次都由妈妈、小姨来完成。
压好后,在糖干之前,赶紧用刀割成半个手掌大小的块,错过时机,一割就散。成块的米花糖要包在事先准备好的红、黄、蓝、绿各种颜色的包装纸里,四块、六块、八块,各种“规格”都有。这包好的都是留着送人的,只有边边角角的是给我这样的馋猫打牙祭的。
米花糖吃吃自己家做的,再吃吃别家做的,还真能比出个好赖来呢。我吃过的好吃的米花糖是那种一口咬下去,不会因为糖结了硬而伤着嘴;咬一口能牵出糖丝来的,到嘴里又不粘牙的。
.jpg)